在重庆市涪陵区江东街道(天台)天福八组炎炎生态养殖场。
48岁的谭凌散养着天涪黑土鸡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。
3月31日,来到风景秀丽的天台天福八组(小地名:钻地宝)。
还没走近谭凌的炎炎生态养殖场,远远地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响亮鸡鸣声。
为了节省资金,他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。
带上聋哑残疾的哥哥一起甩开膀子,在公路边正搭建着新的鸡场。
大红冠子的黑公鸡已经卖完,目前还有300多只母鸡。
散养的鸡不仅长势很好,产蛋率也高,产的还是营养丰富的绿壳鸡蛋。
加之地处偏僻的山林,环境优越。
鸡群整天在山林里追逐嬉戏,体格强壮,得病率很低。
谭凌的胆子越来越大了,从2015年喂养的3000只鸡开始,计划2018年将喂养10000只,将全部散养在这周边山林里。
看着一箱箱绿壳鸡蛋,一只只油光滑亮的鸡。
隔三差五就有市民、单位来采购,从不愁销路。
散养的鸡喝的是山泉水,吃的是山林中的青草、虫子、玉米、谷糠、红苕、菜叶子这样的粮食。
闲得没事再用强有力的黑爪子东刨刨,西抓抓找山林里的虫子吃。
散养的土鸡要养到4个月以上,也不过只有3斤多重……
说起生态散养的黑土鸡,谭凌很是自豪。
“绿壳鸡蛋更是被购买者当作礼物送人,供不应求,常常要预订才有货!”谭凌说。
“散养的土鸡,因为经常活动,个头都不大,肚子里面也没有那么多的油,肉质好,口感佳。”
因为是增福鸡与乌骨鸡杂交的品种鸡,去年他依靠山林养的黑土鸡就卖了27万多块钱,成为远近有名的养殖户。
刚买回来的鸡苗,谭凌很是小心仔细。
就像照顾幼小的孩子一样不能出一点差错,常常半夜起来还要不停地观察。
“第一年的时候拉粮食和菜叶子都是我自己干。”
媳妇在涪陵照顾孩子上学,养鸡的活儿基本上都是谭凌一个人的事。
因为不用饲料喂养,每天他都要自己去附近捡菜叶子。
再加上要粉碎玉米为鸡储备粮食,一天下来,在养殖场里,谭凌总是忙忙碌碌。
目前养殖场一共投资了70多万元,现已承包了128亩的山林来陆续扩大规模散养天涪黑土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