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代谢性非传染性疾病,该病导致的肉仔鸡死亡率达10%-40%,成为影响肉鸡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子。目前培育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快,饲料报酬高,代谢旺盛,对氧的需求大,然而其心肺又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。血氧含量低,导致外周血管扩张、肝脏输出量增加、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室肥大。右心室负荷的增加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,这又造成肺动脉高压。肺动脉高压经过生理病理过程,造成右心室淤血、肝硬化及体液渗透到腹腔,从而导致腹水综合征的发生[1]。
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是在幼龄肉鸡的身上较多,一般是在3d到4 周的阶段发病率相对较高,尤其是在2-3 周时期,4周之后发病所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高。在不同的时期、地区出现的病症与死亡几率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。同时,该病症还存在一定的季节性,尤其是在早春季节较多,在夏季也有出现。
1 发病原因
1.1 品种因素
由于肉鸡品种的特点,随着肉鸡的增长不断加快,肉鸡的身体功能难以适应身体增长的需求,这也就导致出现心肺等方面的问题,并造成心毛细血管壁逐渐增厚,管道却不断的变窄,进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的现象,进而形成肉鸡腹水综合征。公鸡发病率一般占70% 左右,明显高于母鸡,可能与公鸡生长快、需氧多有关。
1.2 环境因素
1.2.1 海拔
生长越快对氧的需求量越多,高海拔地区,由于氧气稀薄,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,导致腹水综合征的发生。在低海拔地区,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往往和不良通风及呼吸道疾病有关。
1.2.2.1 低温
低温是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。低温环境T3水平升高,机体为了维持体温,需要产生更多的代谢能。代谢的加快导致血压升高,这是心脏为了维持向器官和肌肉输送氧量的恒定所致。结果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的衰竭。
1.2.2.2 高温
高温会提高机体对氧的需求,因此提高了腹水征的发生率。
1.3 遗传因素
这种疾病有着严重的遗传倾向,尤其是大型的肉鸡出现的遗传几率与发病几率都相对较高.
1.4 管理因素
1.4.1 为了保暖而长期关闭门窗,致使舍内空气污浊,特别是氨气和二氧化碳蓄积过多,氧气浓度下降,鸡肺脏因供氧不足受到损害,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引起腹水症的生。
1.4.2 孵化室CO2浓度
孵化后期孵化室CO2浓度会影响日后肉鸡患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。
1.4.3 胚胎发育期甲状腺水平
胚胎发育期甲状腺水平高将使雏鸡的肺容积更大,这样在高海拔和低温条件下,肉鸡患腹水症的几率大大降低。
1.5 营养因素
1.5.1 由于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的含量相对较高,这也就加快了肉鸡的新陈代谢,但由于鸡舍内部缺氧,这也就不利于肉鸡的生长。同时由于日粮中所含有的能量 相对较高,或者蛋白质含量缺乏都会造成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出现。此外,肉鸡的饲养中缺乏维生素A、B6、C、E 等元素以及钠的含量过高都会造成幼鸡出现腹水的现象。
1.5.2 食盐
食盐中毒会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。因为高钠会使红细胞弹性降低,脆性增加。红细胞体积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。原本红细胞通过形状的改变方能通过肺毛细血管,但是因为高钠导致的红细胞弹性的降低使这一过程变得艰难,这又造成肺动脉高压,进而引起腹水综合征的发生。
1.6 疾病因素
某些呼吸器官的传染病,如鸡新城疫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、鸡支原体感染和大肠杆菌病等导致肺脏气体交换功能障碍,继而引起肺部血管血压升高,从而诱发肉鸡腹水症。
1.7 药物使用不当
主要包括环境消毒药用量不当,磺胺类药物及莫能菌素过量应用等,造成对机体肝、肾等实质器官损害。
1.8 饲料变质
饲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,引起鸡体霉菌毒素中毒等导致肝病变,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诱发腹水症。
1.9 高能日粮或颗粒料
高能日粮或颗粒料都可增加肉鸡的采食量,使肉鸡消耗能量、需氧量增高而发病。
2 临床症状
急性的患病主要是突然死亡,平时的表现就是精神萎靡、步伐不稳、不愿走动、站立不稳或者是以腹部着地[2]。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腹部膨满下垂,腹部皮肤变薄发亮, 行动蹒跚如鸭, 有的站立困难,嗜睡、 蹲伏; 严重的表现行动不便,常以腹部着地,状如企鹅。腹部触诊有明显波动感。针刺腹腔,流出淡黄色腹水。
3 剖检特征
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在腹腔内部存在100-400mL 的黄褐色澄清液体,有时也会混有一定的血液,还具有相应的纤维素效果,属于半透明的胶胨样物质[3]。肝脏肿大,呈土黄色,有米粒大小的白色斑块,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。 有的肝脏表面凹凸不平, 质硬。心脏增大、松弛,肾脏淤血、水肿。腺胃内有脓性内容物。胃肠黏膜增厚水肿,有淤血和出血,气管黏膜水肿,内有黏性渗出物。
4 防控措施
4.1 在孵化后期
(第18 天和第19 天),把孵化温度降至15 ℃,每天维持60min,可提高3 和14 日龄雏鸡抵御低温的能力,同时降低了雏鸡患腹水综合征的风险。
4.2 加强饲养管理
春、秋、冬季等季节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。做到既能保证鸡舍温度,又要使舍内空气保持新鲜,这是防止腹水症发生的重要工作环节。搞好卫生,勤换干燥无污染的松软垫草,定时清粪、消毒和通风换气,排出氨等有害气体,可预防腹水症的发生。
4.3 给以全价、平衡的饲料
满足各种营养成分,尤其是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,确保饲料无霉变。
4.4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
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、传支、新城疫等病的发生,冬春季节尽量不使用活毒疫苗,以免对肺组织造成严重损伤。
4.5 科学管理
肉仔鸡在一定的日龄要采用限饲方法,控制其生长速度,降低腹水症的发生。减少饲养密度,每平方米饲养数不超过12只。
4.6 科学用药
防止呋喃类、磺胺类、煤酚类消毒剂使用过量。在饲料中加入尿酶抑制剂,降低肠道内氨的浓度。运用中兽医辩证施治理论,以利尿除湿、活血化淤组方原则研制的中草药方剂,对防治腹水症有良好的效果,如肉鸡腹水净和腹水消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