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ner

金璧盛-谈谈雏鹅的关键饲养管理技术

雏鹅是四周龄以内的苗鹅。它绒毛稀少,体温调节能力差,怕冷、怕热、怕湿、怕环境的突然改变。它新陈代谢旺盛、生长发育较快、消化机能弱、抗病力差等特点。雏鹅的生长发育状况决定后备鹅、育成鹅的健康与生产性能。因为雏鹅的自身发育特点,所以对营养和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,因此,鹅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重要。
1 雏鹅的饲养环境要求
1.1 温度
      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,育雏温度和雏鹅的体温调节、饮水、消化吸收等有密切关系。适宜的育雏温度是1~5日龄时是31~28℃,6~10日龄时是28~24℃,11~15日龄时是24~22℃,16~20日龄时是22~20℃,20日龄以后是18℃。在实际饲养过程中,如果温度适宜时,雏鹅分布均匀,呼吸平和,活泼好动,睡眠安静,彼此靠近;若温度过低时,雏鹅靠近热源,绒毛直立,有时会发出叫声,严重时会造成雏鹅被压死;而温度过高时,雏鹅远离热源,张嘴喘气,并且饮水量频繁。
1.2 湿度
      如果发生了高湿低温的情况,在高温高湿时,雏鹅体内的热量就不容易散发出来,会引起“出汗”,食欲减退,抗病力下降,还会引起微生物的繁殖,这是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。育雏期间湿度的要求是:0~10日龄时的相对湿度是60%~65%,11~12日龄时是65%~70%。要做好垫料的管理工作,避免饮水外溢,潮湿垫料及时更换,降低室内湿度,防止垫料发霉等。
1.3 通风
      在育雏室内要装有通风设备,时刻保持着室内空气新鲜。夏秋两季,打开门窗即可通风。冬春两季,通风换气前要使室内温度提高2~3℃,然后慢慢打开换气扇或门窗,不过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鹅体。一般通风控制的感官要求是,鹅室排风扇端的氨气味以不使人的眼睛不舒服为宜。
1.4 光照
      光照与雏鹅的健康和性激素与甲状腺素分泌有密切关系。禽体的7-脱氢胆固醇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会转变成维生素D3有助于钙、磷的代谢,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,增强雏鹅的体质。
1.5 饲养密度
      饲养密度对养鹅业影响极大,饲养密度过大,易造成雏鹅拥挤,采食不均,生长发育参差不齐,空气污染,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,甚至造成死亡;饲养密度过小时,不能充分利用育雏室,造成成本提高。实际操作时,要根据鹅室的结构、饲养方式、季节变化、管理技术和鹅的品种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。
2 雏鹅的饲养要求
2.1 分群饲养
      从育雏第六天开始按大小、强弱等具体情况分群饲养,对体小的弱雏单独放一处,进行特殊看护,加强饲养管理。雏鹅分群饲养时,鹅群不宜过大,每群的数量以100~200只为宜。还可以采用小群饲养,随着日龄的增长每小群的只数变动为:1周龄的15只,2周龄的20只,3周龄的25只,4周龄的30只。
2.2 饮水
      一般开水时间在出壳后20~24h。1~2周内饮温开水,如果雏鹅在不会饮水的情况下,可以把雏鹅的部分喙按入饮水器中2~3次,让它们学会饮水,让其他雏鹅跟着模仿学会饮水。为了防止雏鹅有可能腹泻和降低应激带来的不良反应,要在头3天的饮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氟喹诺酮类或抗生素等药物,再加5%的多维葡萄糖溶液。出壳后先饮水后开食,饮水能刺激食欲,促进胎衣排出。
2.3 开食
      在雏鹅饮水后不久,就可以开食。开食宜用配合颗粒饲料,加入适量切细的新鲜青绿饲料,撒在饲料盘中或雏鹅的身上,引诱雏鹅啄食,开食后转入正常的饲养。2~3d后逐渐改喂雏鹅的全价配合饲料加青绿饲料。要少给勤添,不要吃得过饱。一般白天喂6~8次,夜间加喂2~3次。每只精料喂量20~40g/d,每只青料喂量5g/d。雏鹅对霉菌特别敏感,不能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。
2.4 饲喂的注意事项
      4~5日龄的雏鹅,因为蛋黄已经被全部吸收了,所以它的绒毛比较紧贴,就形成了“收身”,因此体型要比出壳的时候小,但是它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都在增加,所以饲喂量和饲喂的次数都要增加(增加到6~8次)。10日龄以后要以青饲料饲喂为主,加一些米糠或碎米会比较好一点,一天的饲喂次数可以减少到5~6次,饮水要充足,这时也可以放牧了。20日龄后的雏鹅,它的消化能力会越来越强,所以要加一些谷粒等,要延长放牧的时间,饲喂次数减少到4~5次为宜。15日龄以内的雏鹅每次喂到八层饱就可以了,要做到饲喂量和时间是固定的,要少喂勤添。雏鹅的日龄在不断地增加,因此饲料要做一定的改变。同时要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。任何饲料都要清洁并且新鲜,不能给雏鹅饲喂腐败霉变的饲料。
3 结论
      雏鹅抗病力差,易感染病原,引起发病,有些病发病后难以确诊,有些病确诊后难以治疗,失去饲养价值。因此,雏鹅饲养的好坏,对雏鹅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鹅生产有很大的关系,必须抓好雏鹅的饲养管理,提高雏鹅的育成率,增加鹅场的经济效益,促进养鹅业健康发展。